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家在峨眉山下

植南&小舒 植南门市部
2024-09-07


*记录于2023年04月



Hello~这里是小舒/Silvia. 来自四川峨眉山,在成都完成了初高中学业,目前是坐标上海的大一萌新。最近的状态……高烧五天刚退,一度感到自己快抑郁了hhh(狗头。但稍微好一点之后出去逛了一圈,看到学校里的花花们开得很灿烂,一下子又活过来了。


关心的植物话题可能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会留意自己身边的静默生灵们吧。因为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关注自然教育之类的交叉领域。自我设定或许是一个发间别着两朵蓝色阿拉伯婆婆纳,书里夹着婆婆纳标本,拽着一株四叶变异白车轴草的女孩子_(:з」∠)_


来源:小舒



小舒的家在峨眉山下,是在城边上的一个小村子度过了童年。峨眉是一座小城,很小,小到在城西的小村里能听到城东传来的钟声。说是“村”,其实也不是什么偏远山村之类的,只是在城边上。要想进城逛逛,不紧不慢走十多分钟的路程就能到“街上”。


但它又确实是个村子,房前屋后是种着作物的田地。春天有金黄的油菜花,低矮的山丘会被樱桃花和李子花染成雪白;夏日会让刚摘下的桑葚把嘴唇染成黑紫色,夜里有稻田里的蛙鸣虫声伴着入梦;入秋能看到收割稻谷,“打谷子”的景象;冬天的草木偶尔会结一层薄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关注自然可能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吧。家里的长辈也会关注自然,妈妈说她小时候也和我一样,天天和花花们玩在一起。可能是写在基因里的东西吧(骄傲脸。


来源:小舒



最近在慢慢完善学校的草木志吧。并不是什么很正经的项目,倒是更像个人习惯/条件反射之类的。会不自觉地去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哪个角落有一棵紫藤快要开花;学校里有哪几种能吃的果子;草坪上新冒出来了什么不起眼但很精致的小花……


好像不知不觉间,我在哪里,脑海里就会形成哪个地方的植物地图。高中的时候整理了校园里的植物名录、拍摄印制了校园植物主题的明信片之类的;现在到了新的地方也在习惯性地做同样(不务正业)的事(狗头。


高中(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的植物名录 / 来源:小舒


高二时做的校园植物明信片 / 来源:小舒



最近最关注的新闻,应该是著名植物学家、我校退休教授马炜梁老师《植物的智慧》相关展览,即将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举办。马炜梁教授的《植物学》在高中的课桌上陪了我两三年,如今竟真的来到了老师工作的高校,真的会有种不太真实的追星成功的感觉。甚至蹭到了教材另一位编者李宏庆老师的课;还在华东师大生物博物馆看到了马炜梁教授当年亲手采集的植物标本……真的会感动泪目。


记得翻阅《植物的智慧》时,读到书后所记录的在野外遇到无数艰险,但依然怀着一颗热爱植物的心坚持工作研究的经历,竟在书店悄悄擦了擦眼泪。为爱发电真的是可以发电的,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去奋斗的人太酷了——尤其当我们刚好热爱着相同的东西,更容易令人触动。不敢与老师相提并论,但那种遥远的相似性真的很鼓舞人心。所以得知展览即将落地,真的很兴奋!有机会的话也欢迎大家来参观呀。


此刻依然在桌前陪我的《植物学》 / 来源:小舒


《植物的智慧》 / 来源:小舒




高中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科普向的QQ账号,科普中学校园里、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但真正做起来之后才发现,做科普真的是一件很严肃严谨的事情——而当时的自己植物知识储备是并不充分的。随手翻翻以前的记录,还能看到把垂丝海棠当西府海棠;把棒头草当早熟禾;甚至Malus的某种海棠当成“樱花”之类的笑话。抱着科普的心,干着造谣的事就不太妙了……于是决定先搁置,先自我成长。


久远的账号,写的东西现在自己都读不下去orz / 来源:小舒


后来相关的内容大多发在了朋友圈。但有的时候心血来潮就会把文字写得比较长、配图比较多,朋友圈的编辑排版就不太方便了,决定把公众号再做起来~但其实依然不敢做硬科普,更多的还是偏向分享吧。我愿称之为朋友圈plus版?害,一说起植物,总是忍不住絮絮叨叨起来啊……


我的文章链接👉 👈 :花狮草木志 | 秋冬篇




如果有机会蹭课/选课的话,学校的植物学课堂肯定是很靠谱的途径~(想起自己六点起床去蹭二十公里外闵行校区的早八植物学,是真爱了hh。)植物学课本也是很靠谱的资料,推推马炜梁老师的《植物学》第二版。对于没有更高需求的入门自然爱好者,形色、花伴侣和百度识图的搜索结果在公园绿化带还是比较可信的,可以作为入门工具。(但到野外的话靠AI基本上最多就能定到属了,定种还是靠自己爬表。)此外,中国植物志微信版、iplant植物智、PPBC、CFH、CUBG、多识植物百科、POWO这几个网站也是植物爱好者们会比较熟悉的吧。


想了想,愈发感叹其实只要有心学习,哪里都是课堂。一些个人认为挺宝藏的平台:中国植物园联盟旗下的网站“植物学园”;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植物学相关慕课资源……还有植物智社群的线上论坛、钉钉社群——连我这种底层萌新也能有机会和植物所、各大植物园与高校的学科大牛同平台学习,不得不说真的很幸运以及感叹时代进步。


之前看到钉钉群里有老师问CFH怎么登不上了,另一位老师给出解答说植物所停电了,九点左右会来电恢复。当时还是给了我一点小小的小白震撼:这是我可以加入的社群吗,这是我能有机会接触到的人吗(瑟瑟发抖)但这些社群确实没有门槛,小白友好,所包含的成员上至知道植物所停电的老师,下至小舒。感动呜呜。


植物学园 / 来源:网络


植物智社区钉钉群 / 来源:小舒




是通过一个学姐在学校社团群里分享的高校导赏活动初识了绿色营!首次打卡同济大学,是和一群如此可爱的人。原来真的有一群人,会愿意坐一两个小时的车去看草;会耐心地蹲下来观察最不起眼的附地菜、刺果毛茛和猪殃殃;会开心地爬上一棵樟树不想下来;不是生科专业却能侃侃而谈豆科的三个亚科、樱花的三个特征;会谈论野迎春与迎春的区别和花期早晚……大家都太可爱了,太可爱了🥰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那位爬树的小伙伴。当时我们在路旁遇到一棵分枝刚好很适合爬上去坐一坐的樟树,但树稍微有点高。她助跑几步再跳跃,尝试了两三次都没有成功地爬上去。我差点以为她会放弃了,但她就这么在周围一圈小伙伴的注视下再一次起跳,跃上树杈,面向河边坐下来快乐地晃悠着腿。大家忍不住小小欢呼了一下。再次令人感到:太可爱了,自然和爱自然的人们啊,太可爱啦。以及,绿色营是宝藏组织!!!(大声)


来源:小舒




有机会深入山野当然最好,定个小目标,把峨眉山的植物浅浅看个遍(这辈子能实现吗hhh


正在逐渐丰富的“峨眉山植物图鉴·小舒版” / 来源:小舒


平时的话身边公园、植物园也是很好的能去寻觅自然碎片的地方。目前作为学生,我自己很喜欢在校园里寻觅自然踪迹~之前提到生病发烧状态不太好嘛。在校园里出门游荡一圈之后,很神奇地被治愈啦。想分享一下那天的经历和感受~↓


<上下滑动以阅读>

五六天的昏昏沉沉。

昨天一整天步数33,几天除了医院哪也没去。

人可能会停滞,但ddl的逼近不会停止。

跟朋友矫情半天,说自己真快抑郁了。

是真的时隔很久很久没有体会到过的那种无助和恐慌。

“要是生病的时候时间可以暂停就好了,也不至于身体痛苦的时候欠一堆事情精神更加痛苦……”

 

今天稍微好了些,有精神迈出门了。

我穿了件连帽衫,把帽子扣上,外面披上高中校服,走出宿舍门去上课。

天气很好,天气预报显示有沙尘,但阳光很好。楼下的那棵关山樱开始凋落了,风吹过时会落下一场转瞬即逝的粉雨。阳光透过纤薄的花瓣,花朵透亮,颤动着,好像会发光。

路上脚步匆匆,但突然被墙边那丛灿烂的蔷薇一把拦住。前两天,记不清是哪一天了,和室友路过她的时候还在说,“好多花蕾,会开很多花吧。”我缩在被子里的这几天里,她早已悄悄醒了,迎着阳光舒展身子,浑身是劲。“你好啊,早!最后反倒是我迟到了呢。”我在心里说,带着笑。

悬铃木突然就绿起来了。也许不突然吧,他们应该也是一点一点伸展开新叶的。印象中还是枝头刚吐出新芽,带着往年宿存的球果;今天突然就已经成了小有规模的绿荫。树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下课后,又独自在校园里逛了逛。我迫切地需要与自然再次连结。这一逛,不知不觉就从日落逛到了夜幕。

牡丹已经谢幕,只留几朵残花表明着这里刚上演过一场惊艳的表演。但偏偏有那么一朵,一朵孤零零的牡丹,一袭黄色舞裙,妆容精致而清雅,欠身把我问候。谢谢你,我是幸运的。

图书馆背后的关山樱;大活旁河边的紫藤;一起营业的发财&三七两只猫猫;揪洋槐树叶吃的灰喜鹊;走近到身旁才扑棱翅膀匆匆飞走的憨憨斑鸠……一路走,一路拾捡散落的快乐能量。天色渐暗。

丽娃食堂门口有全中北目前我已知的唯一一棵白色重瓣樱花。她旁边的泡桐也终于开出了花,我在去年冬天就曾不断想象这一天的模样。

丽娃河南端的几棵含笑也终于开了。连半失去嗅觉的我都依然能闻到她的馥郁甜香。

水杉叶子已经从新绿小芽伸展到了拇指长短,用手轻轻拂过,仿佛在摸柔嫩的绿色羽毛。

物理楼前的樱桃结了满树的果。我拍照时,两个女孩子凑在树下讨论这是什么果子。“是樱桃噢。”“什么!!!学校里竟然有会结果的樱桃树!”

木绣球终于结束了“西兰花”时期,进入“冰淇淋”阶段。

我停滞了五天,它们显然没有。

 

啊?什么?快要抑郁的事……

不不,一时半会儿还不会。

我喜欢我的超能力。它使我能轻易地从身边的花朵,草芽,树叶,鸟鸣,轻风,小河等等事物里,获得最高的治愈。它使我安心,让我知道当我状态低落沮丧的时候,不必太慌张。再等一等——等到我走出去,走到自然里去。



黎葭,来自四川大学。

是一位把“原本山川,极命草木”写进生活里的植物爱好者学姐。


1.与川大植物协会之间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植南门市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